近日,首都儿科研究所感染科的电话急促响起,“我是境外集中隔离点,这里有一名2月20日从匈牙利入境的4个月宝宝,今天早上出现发热、咳喘的症状,是否可以收治?”“可以让患儿和家长叫医院就诊”。值班医生挂了电话后,立即通知科室主任邓莉和护士长高丽华,同时启动了入境人员隔离点患儿就诊流程。
8点50分,医院,经过发热门诊专用通道进入感染科,感染科医生杨维依、护士王卓艺负责接诊患儿。进入负压隔离病房后,孩子妈妈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表达,“今天早上出现发热,咳嗽加重,而且是类似小狗咳嗽的声音”。杨维依为患儿查体时发现,孩子的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安静状态下心率达到了次/分钟,初步考虑是急性喉炎,2度喉梗阻。她立即让护士为患儿上监护、吸氧、雾化、抽血化验。
经过雾化及吸氧治疗后,患儿仍然呼吸急促,而且无法进食,孩子妈妈很焦虑,杨维依耐心的向家长解释,“孩子目前考虑是喉炎,血象很高,有细菌感染,需要输注抗生素,请放心,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救治他”。
由于患儿病情较重,循环差,静脉穿刺很困难,护士长高丽华得知后,立即穿好防护服进入负压隔离病房,协助治疗护理。邓莉主任在观察室,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