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喉炎 > 喉炎症状 > 科普扩大认识,遏制耐药世界提高抗微

科普扩大认识,遏制耐药世界提高抗微

「本文来源:九派新闻」

为积极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提高社会公众对耐药的认知水平,遏制微生物耐药发展与蔓延,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扩大认识,遏制耐药”。

一、滥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危害

细菌耐药:抗微生物药物是消灭细菌小能手,但在杀灭或抑制过程中,细菌也一直在“反抗”。细菌为了生存,在跟药物的不断抗争下改变了自己的性质和状态,来维持生命,导致细菌耐药。

“炸”毁肠道:服用抗微生物药物的同时,肠道菌群也无一幸免,无论是有益菌,还是有害菌。抗微生物药物每使用一次,就相当于在肠道里投了一颗“炸弹”,它对肠道菌群能够造成非常大的破坏。

摧毁免疫,更易生病:人体有超过80%的免疫功能建构在肠道中的益生菌平衡上,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严重影响肠道菌群的平衡,摧毁大量的益生菌,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

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物本身就是一种药物,不合理使用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对儿童的伤害!

肝脏功能的损害;氨基糖苷类对耳聋和肾损害;喹诺酮类对儿童软骨有损害;氯霉素易发骨髓抑制和儿童灰色综合征;正常菌群的破坏,降低儿童机体抵抗力,引发二重感染;增加引起人体过敏的机会,导致儿童哮喘的增多……

二、拒绝滥用抗微生物药物

不自行购买:抗微生物药物是处方药,需要在药师指导下购买。

不主动要求:抗微生物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抗微生物药物并不能加速复原,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微生物药物。

不随便停药: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有一定疗程,一旦要用抗微生物药物来治疗,就要按时服药直到吃完,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避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

三、抗微生物药物使用8大误区

误区1:抗微生物药物=消炎药

抗微生物药物仅适用于细菌、真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如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

误区2:广谱抗微生物药物优于窄谱抗微生物药物

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微生物药物。

误区3:新的抗微生物药物比老的好,贵的抗微生物药物比便宜的好

每种抗微生物药物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选择。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误区4: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联合用药反而降低疗效,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发生耐药性。能用一种抗微生物药物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5:发烧就用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无效。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微生物药物无效。

误区6:频繁更换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微生物药物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频繁更换药物,伤身且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7:一旦有效就停药

抗微生物药物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病情可能反复。症状复发再次用药,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误区8:大人小孩儿药量一样

用药过量或不当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ewbuz.com/hyzz/1452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