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红太阳健康科普,现在天气热了,很多朋友想洗冷水澡,今天跟大家科普一下。
冷水澡不是“冰水澡”
首先大家明白冷水澡不是“冰水澡”。冷水澡是指用10℃一20℃之间的冷水洗澡,可以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使皮肤的营养得到增强。冷水浴时,血管还会把血液大量推入内脏血管,稍停后皮肤血管再扩张,大量血液又从内脏血管流向体表,这样一张一缩,就提高了血管的承受能力,使血管弹性增强,有助于预防血管硬化。
此外,冷水浴还能增强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的功能,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的发生,均有积极作用。
我们也经常看到身边有些身体素质还不错的人,不管严寒或酷暑,也一直坚持用自来水洗或冷水搓浴。实践证明,冷水浴可提神醒脑,驱散倦意,振奋精神,增强抗病能力。就像我们前面介绍的一样,冷水刺激全身,使血管收缩,刺激后血管又反射性扩张,一张一弛,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供应,又增加了血管和皮肤的弹性。
这些人不要洗冷水澡
但是要注意,冷水澡并非人人皆宜,以下人群在洗冷水澡时就应该“悠”着点:
1、婴幼儿及60岁以上的老人不要洗。
2、因长期持续加班或生病而导致免疫力较差的人,细菌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引起感冒、咽喉炎等疾病。
3、对冷水敏感者也不宜洗,否则会起疹子。
4、高血压患者洗冷水澡,会使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脑血管出血、中风、昏迷等。
5、心脏病患者洗冷水澡,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6、风湿病、坐骨神经痛患者受冷水刺激会加重局部疼痛,也不宜洗冷水澡。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剧烈运动后不要洗冷水澡
因为这时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如果突然“遭遇”冷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
很多人在运动后会立即去洗澡,以为这样既可去污又可消除疲劳。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在运动时,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停止运动后,这种情况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如果这时立即洗热水澡,就会使血液不足以供应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脏和大脑,从而让人感觉头晕、恶心、全身无力。而运动后立即洗冷水澡更是弊多利少。大量出汗后立刻洗澡很容易导致生病。正确的做法是运动后休息一会儿,等脉搏平稳后再洗温水澡。
2、女性朋友不要洗冷水澡
女性皮肤里的传感器是非常灵敏的,特别是本身就怕冷的女性,遇到冷水后血管就会自然收缩、心跳加快。怕冷女性属于阳虚体质,一般对低温的耐受力比较差。
而且女性还有特殊的生理原因,特别是在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遇到冷水刺激会引起女性内分泌失调,腹痛。不仅如此,频繁受到冷水刺激,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
最后跟大家说一下洗澡的误区和常识
1、很多人洗澡先洗头,这是典型的错误,如果打开喷头就往头上淋,突然而来的热水会令心脏承受不了。水突然从头而至,会让人体调节系统“措手不及”,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等种种不适也会随之而来。
正确的做法:洗澡时顺序要颠倒,由下而上,先用温水湿湿脚,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然后再开始洗头、洗全身。
2、建议每次洗浴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洗澡适宜的水温为37℃-42℃。夏季可以适当降低一点温度,冬季许多人怕冷,常将水温加高几摄氏度,在洗澡的时候会感觉舒服些。但太热的水会令皮肤水分流失,令皮肤变得干燥及引起微血管爆裂。
因此,天冷洗澡水温比人的体温略高一点就够了。由于气温较低,有些人则不愿洗澡,认为不出汗,不用洗得那么勤。其实不然,由于皮肤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所分泌的皮脂和皮垢再加上尘埃会堵塞毛孔,影响皮肤健康,而且在腋窝等部位还容易滋生细菌,感染疾病。
今日互动话题
你每次洗澡多长时间?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