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海外东经》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棵叫扶桑的大树。树上常年住着十个太阳,他们每天轮流工作,由一只三足金乌托负着在天上运行,为大地苍生提供阳光与能量……
这段出现在中国创世神话中对扶桑树的描述,竟然在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一件「青铜神树」上得到了完美印证。
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物,揭露了中华上古文明的神秘面纱?又是什么样的文明,被誉为「世界考古第九大奇迹」而震惊了世界?
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重大发现
本次成都历史人文研学营
这些谜团将一一揭开
和我们一起探索古蜀文化的前世与今生
来一次梦幻的成都超时空之旅吧~
??
?前世篇?
#没有文字的神秘国度#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出土数量庞大的青铜面具、人像和动物,无论从造型还是从锻造技术上看,都不能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并且文物上面没有留下一个文字。
而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与黄河流域文明相似的青铜器,与长江流域文明相同的玉琮,特别是青铜人像怪异的造型及金杖上神秘的符号和图案,又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极其接近。
一个地方竟出现了多个文明共存的特征,这是否说明,在四面环山闭塞的四川古蜀人,与世界的往来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了?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几乎没有实用性的兵器,那么富庶的古蜀人,又为何原因要将城址迁往金沙,是战乱还是“神的旨意”?……
或许,当这些古怪的文物呈现在眼前时,它们便会告诉你答案。
“成都”初现
蜀,初见于商代的甲骨文,蜀的古字形像上部分是眼睛,下部分是一种虫子。
据后人记载,蜀国人因蜀锦、蜀缎而闻名,“会织丝绸的人”便是最早被世界所认识的古蜀人的形象。自古至今,无论是商周时的蜀国、秦时的蜀郡、还是三国时的蜀汉,都指的是同一片土地——(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而金沙遗址文化早于文字记载时便存在了。
这,就是最早的成都。
那些古怪的文物
“高鼻深目”的金面罩、山海经“十日”神话中“伏羲”、“若木”树的原型铜器、起源于西亚的黄金手杖、巨型纵目的青铜人面具、随处可见的太阳与眼睛的器物与符号……这些古怪的元素破土而出,却无法追根溯源理清关系。
“有蜀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这幅「青铜纵目面具」,或许就是蚕丛氏,神秘的「纵目」蜀王。
「青铜立人像」据说是古蜀国的国师或祭司,展现了当时古蜀人的精神世界。
古蜀人的太阳崇拜——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太阳轮」与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薄」。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是传说中“十日”神话的写照,或是古人联通天地的“登天之梯”?
#当“成都”与国宝相遇#
提到成都,你首先想到的关键词会是什么?
如果说国宝大熊猫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可爱萌物,那么第二名一定是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都江堰市,一天内就可以学习了解两项世界级的人类奇迹,人类工程奇迹与濒危物种人工生物繁殖奇迹。造就了成都天府之国的都江堰与国宝大熊猫,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你是我掌心的奇迹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重量只有克左右,和人类的手掌心差不多大,相当于幼崽母亲体重的百分之一,而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在如此艰难的繁殖环境下,人类是怎样帮助大熊猫进行人工培育的呢?
我们将进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作为小小科考员,近距离观察与记录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为保护濒危物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服役了两千余年的人造工程
成都,是中国唯一一座三千年未迁址、未更名的城市。
它的沃野千里,离不开一条河流的灌溉;这条河流的绵延,则离不开一位千秋功臣的贡献;就是这名功臣,创造了人类史上的水利工程奇迹。这条河流叫岷江,这位功臣叫李冰,这项工程叫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可以说,没有都江堰,就没有后来的天府之国。
在几千年前人类技术匮乏的年代,世界各地不同文明都遭受着洪水的侵扰,都江堰凭借怎样的兴修原理,疏通了几千年的人类难题?跟随我们的讲解老师,一起动动脑筋吧。
?今生篇?
#我在成都生活的一天#
探索过神秘的古蜀文明,窥视过成都的前世记忆,置身于这座现代化新一线城市,就不得不亲身感受成都人民的“慢生活”。今天我们将体验最地道的川菜饮食、最四川的人文生态,最巴适的成都生活,细细品味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
传奇的三国英雄主义
历史文献中“英雄”一词,据考证最早源于西汉末年班彪《王命论》。而“三国”便是一个豪杰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他们或以智术谋略运筹帷幄,或以超绝武艺纵横驰骋,或以忠肝义胆为主献身,或以卓荦不群为人仰慕,体现了典型的传统中国英雄主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脍炙人口的三国名言,是留给后世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品三国,读英雄,是为了从他们的轶事中学到人生智慧,从小培养自身的眼界与格局,做自己人生的英雄。
岂止巴适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到一股安逸的气息扑面而来,却又不失市井的热闹与繁华。
川剧变脸、茶馆文化、采耳朵、皮影戏、蜀锦蜀绣、鲜辣火锅……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各方文化不断流转,使得来到这里的人们无限留恋不愿返程。
现在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