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新生儿的每一次哭声都累加的话,他们每天平均要哭大约3个小时。惊人吧?其实宝宝每一次哭也不见得是同一个原因,如果一开始你听不懂其中的含义也没关系,毕竟这需要时间的磨合和经验的积累。妈妈知道吗,其实,宝宝偶尔的哭泣对他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别一哭,就又抱又哄舍不得
宝宝哭,不但可以强化宝宝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能力,甚至啼哭时闭眼张嘴,双臂伸屈,两腿乱蹬的动作,还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除此之外——
消耗过剩精力,有助于安睡。
有的宝宝在白天太过兴奋、运动过多,晚上不容易入睡。这种情况下,宝宝的哭闹能有效地消耗他过剩的精力,使得宝宝尽快进入安睡状态。
缓解紧张情绪和强烈感官刺激。
强烈的灯光、嘈杂的声音、突然地移动或者只是你摇动的幅度太大,都有可能让宝宝不安和哭泣。这时宝宝的啼哭能帮助他舒缓过于强烈的视觉、声音和其他感官刺激。
提高语言学习能力。
德国科学家发现宝宝啼哭声调的变化,能够反映出他们日后的语言发展能力。啼哭声调富有变化,且声调丰富多变的时间出现得越早,那么这个宝宝日后学习说话的时间就越早,语言学习能力也越强。
别质疑宝宝,哭声里的信号你知道多少?
不少新手爸妈经常觉得宝宝的哭闹是无理取闹,不明白宝宝为什么要哭?事实上,这可能是我们没有get到宝宝哭声里隐藏的“大智慧”。
要吃——“我饿了,快给我喝neinei!”
宝宝饿哭了的典型“声效”是音调低、有节奏,而且不断重复:先短促哭一声,停顿一下,再短促哭一声,再停顿。真的就像在说“饿——饿——”一样,直到被妈妈抱起来喂奶,哭声才会停止。
要睡——“我困了,快扶朕躺下!”
因为疲劳而发出的哭声很难让人想到他其实只是想睡觉,因为这种哭声一般很强烈,而且像花腔高音一样,音调中还会带着颤抖。宝宝在哭的同时还会伴随打哈欠、揉眼睛等小动作。
要拉——“我尿了,快给朕更衣!”
婴儿对脏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有的宝宝会在第一时间让你知道出状况了,他需要“场地清洁服务”,也有的宝宝对这些小小的不适根本不放在心上。新生儿一天中“湿湿”和“拉臭臭”的次数实在太多了,爸爸妈妈需要估计着时间,只要宝宝哭了,打开尿布看看,一切就全都揭晓了。
求温暖——“太冷(热)了,我很不舒服!”
用正常体温的手去摸摸宝宝的脖子和后背,可以帮助判断宝宝的冷热情况。如果你在换尿布或者给宝宝脱衣服准备洗澡时,他突然大哭,也许是他不喜欢身体突然暴露在空气中,你需要学习更熟练地给他换尿布和穿脱衣服。同样,出汗也会让他不舒服和烦躁。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