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
岁月变换
无声无息
秋向冬缓缓递上了交接棒
时光踏过的地方
到处都是五彩的帘幕
到处都是深情又厚重的故事
▲秋日的北京航天城,漫天黄叶装饰了最美景观。摄影:李鑫
今日
我们迎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冬
▲海报设计:王璐瑶
北风潜入悄无声
未品浓秋已立冬
这是属于冬季的第一个节气
冬季自此开始
地始冻,水始冰
叶半青黄,万物收藏
大自然将迎来新一轮枯荣
立冬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代表着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古人会在这个季节用占卜的方法看冬天的冷暖,如“立冬晴,一冬凌(寒冷);立冬阴,一冬温(暖冬)”。
立冬后,万物饱经风霜而愈益温厚,新的季节即将到来,人生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立冬时分,天地愈渐寒冷,地面霜露始结为冰。
二候,地始冻
寒气愈冽,冷风侵袭,早晚温差巨大,地面开始上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了大蛤。
立冬习俗
迎冬
古有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古时天子也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到了这一天,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补冬
立冬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补充体能,台湾街头的“羊肉炉”和冬令进补餐厅也会高朋满座;在北方,大家则更爱吃饺子,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尽扫一年疲惫,瞬间元气满满。
游泳
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小太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哦~
立冬养生
冬天冬天悄悄来临
带来小秘密
立冬之后
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
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时常造访
冷燥交加的冬季
过冬指南不可少
↓↓↓
饮食篇
冬天水果不可少
立冬之后,很多人会出现肝火旺盛的现象,水果必不可少。
酸梅就特别适合立冬肝火旺的人吃,有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提高抵抗力。酸梅用来煮汤、炖肉都不错。
苹果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除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外,还含有较多的镁,能使人皮肤健美、红润、光泽。
被誉为“维C之王”的猕猴桃也是不错的选择,猕猴桃性酸,味甘寒,还具有生津润燥,解热除烦的功效。
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生梨性凉,老人不宜一次吃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做成冰糖炖梨水食用。
教你健康吃肉
立冬后,要少食生冷,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羊肉偏热性,冬天吃可以补肾、强身、御寒。
鸽子肉的营养一直为人们认可,有壮体补肾、健脑补神、降低血压、调整血糖、养颜美容等功效,且易于消化,非常适合立冬之后食用。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喝碗护肝补肾、益气补血的鸽子肉汤,可使人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冬季虽然是进补的好季节,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吃太燥的肉类,而营养丰富,脂肪含量极低的鱼肉就非常适合立冬之后进补食用。其蛋白质含量为猪肉的两倍,且属于优质蛋白,人体吸收率高。其次,鱼肉具有益智、健脑等作用。
起居篇
早睡,晚起
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冬季宜早睡迟起,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之后的养生应以“养藏”为主。冬季睡眠应在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入睡,一般8~9小时睡眠时间为宜,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持午睡一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还要注意卧位,保持呼吸通畅,预防打呼噜。
适当运动
冬天运动一定要在阳光充分的时候,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最合适。运动要选择适合的方式,就是走路不要着急,慢慢走。
另外,活动一天之后可坚持用热水泡脚,帮助血液循环,这样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因此提倡在睡前进行。睡前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泡脚半小时,达到身上发热,但不明显出汗就可以了。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效果更好。
室温不宜过高
室内环境要保持一定的适宜温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18~23度之间比较合适。冬天千万不能太热了,本来就干燥,越热湿气越蒸发,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很大,也容易感冒。
预防篇
防呼吸系统疾病
预防疾病“三字经”:勤洗手、常通风、强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静。可尝试盐水漱口法。用一个罐头瓶子,里边加一勺盐,早晨漱口两次,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还治疗咽喉炎。
防心脑血管病
冬季温度下降,血管缩小,血液变粘稠,血压升20毫米汞柱,还更容易出现痉挛、心梗。所以天寒地冻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定要注意。
首先要保暖,不能吃凉的东西。另外,晨起要保证一杯水。凌晨起床时间叫“魔鬼时间”,是心脑血管病突发事件高发时期。所以一定注意清晨一杯水,稀释血液,活跃、冲洗一下胃肠道、排毒排尿。
防消化系统疾病
冬天早晚温差大,冷空气易刺激胃肠,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多发。大吃大喝、或摄入过多热量或酒精,易引起胃肠黏膜损伤,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甚至消化道出血。另外冬季也是病毒性胃肠炎的高发期,尤其要警惕儿童感染。所以要吃的软(不吃太硬的东西)、淡(吃咸容易得高血压,会加速老化)、鲜(尽可能水果新鲜点、蔬菜有应季的优先吃应季的)。
预防心理疾病
冬天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出现惆怅,从医学上说,阳光能让人心情振奋。所以冬天注意多出去走走,多晒晒太阳,可有效预防心理疾病。
诗词里迎立冬
《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淥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製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
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立冬》(其一)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舟行立冬》
明张煌言
寒暄原物候,忽忽且扬舲;
岁月偏如鹘,乾坤总似萍。
江声浮碧落,海气混玄冥。
笑问银河上,曾无犯客星?
季节与季节之间的交汇
是世间最浪漫的邂逅
美在渐渐携手
慢慢过渡
浪漫冬日就在前方
来源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
原标题:《?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