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联合日报」
相传宋代时,岩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 岩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第二天一早带游僧来到桑树下,趁晨霜未干时,采摘了一把桑叶带回寺中。叮嘱游僧焙干研末后每次用二钱,空腹时用米汤冲服,每日1次。连服3日后,缠绵20年的沉疴竟然痊愈了。 桑叶作为药用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中医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桑菊饮,以桑叶配菊花轻清宣透,散在表之风热。 桑叶本身性凉,又能清热,因此是各种“热性”的感冒多用。而今的“秋燥”,也可以看做是“外来燥热”对于人体的入侵,用上桑叶,正可以把它“赶出去”。 热嗽冬桑叶12克,麦冬6克(切碎),置杯中冲入鲜开水,焖约5分钟即可服用,也可泡茶代茶饮服。对因燥热伤肺所致的咽喉疼痛、咳嗽(干咳或咳痰少)、咽干等疗效显著,也可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出现干咳少痰者。 高血压 鲜桑叶、鲜菊花各10克,开水冲泡几分钟后,再加蜂蜜20克,搅匀即可服用。也可煎煮5分钟后除去药渣,再兑入蜂蜜当茶频饮。本品能降压,适用于高血压者服用,还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化脓性中耳炎 采鲜桑叶克,用消毒过的器皿捣烂取汁,每次滴耳1~2滴,每天3次,可治化脓性中耳炎。 盗汗、自汗 冬桑叶30~60克,加水适量煎煮,取药汁毫升,分2~3次服,1日1剂,连服2~3剂,能止盗汗(睡中出汗)。也可将桑叶焙干为末,每次取10~15克,以热米汤调服,1日2次。本方对各类不明原因的自汗、更年期汗多等也有良效。 肥胖 每晚用温开水1杯浸泡10克干桑叶,第二天早晨空腹服下(冬季可适当加温服),然后再用开水冲泡,白天当茶饮。服用本方3~5个月,不仅可以减肥,还能使肥胖者兼四肢乏力、麻木、盗汗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干眼症 冬桑叶30克,洗净,水煎去渣,放凉后用小毛巾浸药液敷眼,直接将霜桑叶煎水温洗也可。1日3次,能起润眼明目之功,对防治干眼症有效。 烧烫伤 桑叶、地榆、黄连各等量,三味焙干后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与香油调匀涂伤处,每日数次,至愈为止。本方能止痛、促进结痂脱落,适用于I、II度烧烫伤。 去头屑 桑叶、麻叶等量,水煮(用淘米水更佳)去渣洗头,每日1次,连洗7次。此方能疏风清热,可去头屑及止痒功效。钟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