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作为人体的“感受器”,更容易被“秋燥”所伤,秋天的时候,很多朋友的慢性咽喉炎又开始蠢蠢欲动。咽喉干燥发痒,嘴里又渴又粘腻,嗓子里总有痰,咳不出也咽不下。中医认为,凡气血不畅之处,即津凝生痰之所。今天教大家按摩五个穴位,帮助祛痰。
天突穴
取穴:颈部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
方法:大拇指垂直穴位打圈按揉,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10~20次。
功效:尤其适用于调理肺脾气滞所生之痰,患者常睡卧不宁,肠胃不爽,饮食受影响。
水突穴
取穴:喉结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位置下一横指处。
方法:大拇指按住水突穴,然后拨按穴位周围的痰结,每次1~3分钟。
功效:特别适用治疗热痰,患者咳出的痰偏黄而稠,吐而不畅,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腻。常按此穴还可减轻咽喉肿痛、痰多咳嗽、气喘等。
云门穴
取穴: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身体左右各一。
方法: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打圈按揉同侧云门穴,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适合调理热痰的症状,有助于宣肺止咳、化痰散结、调畅肺脏功能。
丰隆穴(化痰要穴)
取穴:小腿外侧,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
方法:大拇指点按丰隆穴1分钟,然后沿顺时针打圈按揉2分钟,最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搓2分钟。
功效:用于治疗热痰、湿痰、燥痰等病症,尤其适合有痰咳不出来的人,经常按摩,有助于痰液轻松咳出。
肺俞穴
取穴: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两手拇指指腹放在两侧肺俞穴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揉之,使穴位产生酸麻胀感。再用手掌正面拇指根部紧贴于肺俞穴,稍用力下压,摩擦穴位3~5分钟,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各种痰邪病症,可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增加,降低气道阻力,有助痰液排出。
除了穴位按摩,大家也要注意秋季咽喉护理。
使用加湿器:让居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对咽部黏膜、皮肤、毛发都有一定的滋润作用。
适当补充水分:罗汉果泡茶或蜂蜜泡水可以帮助补充水分。
避免辛辣,多食甘润食物:多吃甘润清淡的食物,如梨、山楂、黄瓜、藕等果蔬滋阴保津;用麦冬、太子参和西洋参煮粥煲汤也可润燥滋润。(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