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2岁的小老太,反复胸闷、发低烧、咳嗽,咽喉疼痛。去诊所看了看,慢性咽炎,开了抗生素和清咽利喉的药物。吃药有效,但是停药后没几天又犯了,反复几个月。难道是不对症?有别的情况?挂了呼吸科专家号,医生说做个肺部CT吧,这个年纪应当查一下: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小斑点状影,提示沿支气管扩散的肺内炎症。同时我们注意到她的食管下段扩张(绿色圈):建议给她预约个食管镜检查,最终明确为胃食管反流,并反流性食管炎。开了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和西沙比利(促进胃肠蠕动),叮嘱她吃饭不要太饱,临睡前2小时不要吃东西,症状很快缓解。我们遇到很多慢性咽炎病人,反复发作,吃药后缓解,但经常复发,折腾多次以后才找到病因——胃食管反流。还有一些中老年人慢性咳嗽、经常发热,甚至出现哮喘症状,但按照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并不好,最终查到病因也是夜间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正常人的食管下口与胃之间,有食管下括约肌控制开放,吞咽食物只能下行入胃,不会反流。当各种原因引起食管下括约肌钳闭功能减退,关不紧,胃酸和胆汁等刺激性内容可以反向进入食管,引起反流性食管炎和咽喉症状。常见的症状有餐后到2小时胸骨后闷疼、反酸、嗳气、咽喉不适,甚至可以引起吞咽困难,呕血等。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常用的方法是胃食管双对比造影(钡餐检查)。早期表现为食管下段轻微痉挛性改变,食管粘膜局部增粗;进一步发展可见食管壁毛糙,出现针尖状或星芒状小溃疡。像下图这位65岁的老爷子,喝下钡餐后,仰卧位观察,白色的硫酸钡从胃内反流进入食管,同时观察到食管粘膜增粗,是比较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有些酗酒的人,喝多了之后剧烈恶心呕吐,也会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钳闭功能失常,引发这个疾病。如果长期反复发作,由于食管黏膜跟胃黏膜不同,缺乏对胃酸和胆汁的防御机制,还会诱发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癌前病变),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所以醇酒虽好,不易贪杯哟!怎样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原则上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食管粘膜,促进胃及时排空,西医常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配合胃肠动力药如西沙比利,再加点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胶体果胶铋胶囊。饮食习惯上,注意不要吃太多刺激性食物,吃饭不要过饱,餐后两小时禁止平卧,临睡前不要吃东西。此外,有些中医中药对该病的治疗很有效果,微头条上有一些中医师分享过此类经验,据医师黄继斌老师介绍,刺梨果+焦山楂各5-6颗,反复熬水成汁,治疗胃食管反流效果很好,尤其是那些对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可以尝试一下。
猜你喜欢:
凡是胃病,别急着吃药,胃不好是可以吃回来的;每次只需2g;胃炎、胃溃疡都好了
邻居老爷爷保存20年的咽炎偏方,3味药轻松解决!
老中医绝招根除支气管炎,无一例复发!保存45年的秘方,太有效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wbuz.com/hyzl/1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