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溜
清热理气
取穴定位
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定位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穴位释疑
温,温热,是对穴内气血物质性状的描述;溜,悄悄地走失。
功能主治
有清热理气的作用。主治鼻出血、牙痛、前臂痛、腹痛、口腔炎、麻木、扁桃体炎。
配伍治病
温溜配曲池,主治喉痹不能言。
温溜配足三里、上巨虚,主治腹泻、腹痛。
温溜配仆参,有豁痰宁神作用,主治癫疾。
穴位疗法
用拇指按揉温溜穴~次,每天坚持,能够防治鼻出血、牙痛、前臂痛、腹痛。
用艾条温和灸温溜穴5~1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前臂冷痛、麻木。
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温溜穴30次,力度微重,以出痧为度,可缓解扁桃体炎、口腔炎,有效地清热祛火。
手三里
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取穴定位
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的定位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穴位释疑
因穴距肘髎3寸,正居大脉之处,故名手三里。
功能主治
有清热明目、调理肠胃的作用。主治目痛、上肢痹痛、腹痛、泄泻、头痛、牙痛。
配伍治病
手三里配温溜、曲池、中渚、丰隆,有利咽喉、清邪热作用,主治喉痹不能言。
手三里配肩髃、合谷,主治腹胀、吐泻。
穴位疗法
用拇指按揉手三里穴~次,每天坚持,能够治疗目痛、上肢痹痛、腹痛、泄泻。
用艾条温和灸手三里穴5~10分钟,每日1次,可缓解头痛、目痛、牙痛、肠鸣、泄泻等疾病。
用拔罐器将气罐吸附在手三里穴上,留罐5~10分钟,隔天1次,可改善肩臂酸痛。
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手三里穴20次,以出痧为度,能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曲池
清热和营、降逆活络
取穴定位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与肱骨外定位上髁连线中点。
穴位释疑
曲,隐秘;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该穴屈肘取穴,穴处有凹,形似浅池,故名。
功能主治
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臂肘疼痛、咽喉肿痛、便秘、头痛、发热。
配伍治病
曲池配合谷、外关,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
曲池配合谷、血海、膈俞,主治荨麻疹。
穴位疗法
用拇指弹拨曲池穴3~5分钟,可防治肩臂肘疼痛。
用艾条温和灸曲池穴5~10分钟,每天1次,可改善肘痛、上肢痹痛。
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曲池穴3~5分钟,以出痧为度,隔天1次,可治疗咽喉肿痛、便秘、头痛、发热等。
臂臑
清热明目、通经通络
取穴定位
位于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定位与肩髃的连线上,曲池上7寸。
穴位释疑
臑,原意为牲畜前肢,此指上臂内侧处。因穴在上臂肱骨内侧(桡侧),故名臂臑。
功能主治
有清热明目、通经通络的作用。主治颈痛、肩臂疼痛、目痛。
配伍治病
臂臑配强间,主治颈项强。
臂臑配手三里、大迎,有豁痰行瘀、温经散结作用,主治颈部淋巴结核。
穴位疗法
用拇指按揉臂臑穴~次,每天坚持,可防治肩臂疼痛。
用艾条温和灸臂臑穴5~1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肩臂痹痛、目痛。
用拔罐器将气罐吸附在臂臑穴上,留罐5~10分钟,隔天1次,可改善肩臂酸痛。
用面刮法刮拭臂臑穴3~5分钟,隔天1次,可缓解颈痛、肩臂疼痛等。
肩髃
通经活络
取穴定位
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定位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穴位释疑
肩,项下的部位。髃,骨间陷隙也。指穴当肩头三隅角也。
功能主治
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臂痹痛、上肢不遂、风热瘾疹。
配伍治病
肩髃配肩髎、肩贞、臑俞,主治肩周炎。
肩髃配阳溪,主治风疹。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主治上肢不遂。
穴位疗法
用拇指按揉肩髃穴~次,每天坚持,可防治肩臂疼痛等不适。
用艾条温和灸肩髃穴5~10分钟,每日1次,可改善肩臂痹痛、上肢不遂。
用拔罐器将气罐吸附在肩髃穴上,留罐10分钟,隔天1次,可改善肩臂酸痛、风热瘾疹。
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肩髃穴3~5分钟,隔天1次,可缓解风热瘾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