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靥如花不让须眉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武警部队解说员王丹卉剪影
“展台前端设置形似船帆的党旗一面,整个展台犹如一艘强军号巨轮,寓意在党的领导下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扬帆远航……”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第七展区,一位笑靥如花的女解说员正为现场观众讲解五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发展成就。
身穿红色亮丽制服,留着干练短发,她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是来自武警北京总队十七支队的一名武警警官,她的名字叫王丹卉。
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王丹卉入伍后担任过警营女主播,主持过多场大型活动,拥有丰富的临场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今年6月,经过组织推荐和全军层层选拔,王丹卉和其他3名同志代表武警部队赴军博参加“铭记光辉历史、开创强军伟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的讲解工作,9月份因表现出色,又被抽调到“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担任解说员,是11名现役军人解说员中唯一一名武警警官。每天,她都要接待十几批观众,踩着高跟鞋走上几万步,截至目前共完成了3万批次的讲解任务,接待了近万观众。
流畅而生动的讲解背后,是辛苦的付出和努力。3万多字的解说词,一个“的”字也不能少,对王丹卉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看着一落厚厚的稿子,她下决心把“这座小山”攻克掉。每天五点她就起床,利用一天中记忆的最佳时间抓紧背诵,平时走路背、吃饭默、睡前想,同事间的聊天也都变成了稿子。她和队友你念我听,互相纠错,直到挑不出对方的问题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丹卉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解说。刚开始她把解说词背得一字不差,可是她发现讲到最后观众却越来越少。原来,枯燥而书面的用语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如何把解说词和版面完美结合,讲起来既具体形象,又生动有趣呢?她思考着,假设自己前面就是观众,观众走到展板前想听什么?
照着这个思路,她搜集了重要图片和实物展板背后的故事和细节,配合解说词重点讲给观众,并积极和观众们互动:“大家知道东北有三宝是哪三宝吗?”“没错,人参,貂皮,乌拉草。这双杨靖宇将军穿的鞋,就是用乌拉草做的,保暖性能非常好……”如此一来,围在她身边的观众越来越多,她也越讲越投入,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讲解之中。为了让观众跟上自己的节奏,丹卉练习倒退式走路,她笑言:“人多的时候,被踩过撞过很多次。”
既要不断地走路、说话,又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和举止神态,一天下来,真是口干舌燥、腰酸背痛,她穿着高跟鞋的脚上磨出了很多茧子和水泡。一次,在专场讲解前,王丹卉得了重感冒,嗓子疼得发炎,但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她没有打退堂鼓,吃完消炎药就带病上阵。忙碌的一天,连续接待了好几场观众,数小时下来后,嗓子严重到说不了话。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喉炎,必须禁声,保护嗓子。可是工作怎么办?为了让自己尽快回到工作岗位上,丹卉两次进行雾化治疗,输消炎药,充分发扬军人轻伤不下火线的顽强精神,让队友刮目相看。
辛苦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和认可。王丹卉凭借不服输的韧劲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成为解说员中的骨干力量。在给武警部队某领导讲解时,对方得知她是武警部队的唯一代表,便鼓励她:“好好讲,给武警争光!”丹卉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一种使命感。在她身前的解说员证件上,写着自己的单位。很多观众看到后说:“看,这是军人讲解员呢!”这个时候,她便自豪地说:“是的,我来自基层一线执勤支队。”她明白,自己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不只是单位和武警部队,更是一名军人,所以,一定要争气!
讲国家和军队五年来的成就,对王丹卉来说也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她记得在给一个小学生讲解完后,对方问道:“姐姐,可以留言吗?”只见小姑娘在留言板上写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看到小小年纪就留下这样的文字,丹卉的眼眶红了,她为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深深的骄傲,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讲解工作的意义所在。
眼看展览即将闭幕,王丹卉有着深深的不舍,这段经历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心灵的收获,更是在锻炼的过程中真正懂得了“军人”二字的含义,它意味着责任、奉献、担当……
作者:石玉甫、刘彬、耿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