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喉炎 > 喉炎预防 > 秋冬第一补,煮粥加这一物,治咽喉炎生气

秋冬第一补,煮粥加这一物,治咽喉炎生气

粥为“天下第一补药”,

食粥在我国起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如果在粥中配入一些“药食同用”的食物,

更是能起到神奇的功效哦!

《周书》中就提到“黄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

气虚—粥+山药

气虚的人往往会出现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四肢倦怠、自汗、动辄气喘、面色淡白、语音低微、头晕耳鸣等症状。坚持喝一段时间山药粥,体质会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将山药洗净,切碎和大米一起煮成粥食用即可,持续服食效果最佳。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咽喉炎—粥+鲜藕

此粥甘滑可口,有清热凉血、利咽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有急性咽喉炎及炎症后期热退伤阴的人,均可服食。

1鲜藕50克,大米、绿豆各30克。

2先煮绿豆至沸,加大米煮至半熟后,再放入藕片。

3待熟后调入少量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

脾胃虚弱—粥+扁豆

此粥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吐泻等症的辅助食疗。白扁豆具有健脾和中之功,能疏脾开胃,可用于脾胃虚弱而饮食不进,呕吐泄泻者。

1准备粳米克,鲜白扁豆克。

2粳米洗净浸泡半小时,放入锅内用大火煮沸;

3加入鲜白扁豆,改用小火熬煮成粥;

4粥内可加入少量红糖或冰糖,搅匀;

5稍焖片刻,待糖溶化即可食用。

胃寒—粥+茯苓

气温的降低再加上饮食不注意,很容易导致胃寒发作。添加茯苓、薏仁、干姜等制作米粥,可以温胃驱寒。因为茯苓和薏仁具有健脾利湿、温胃功效,而姜片则可以散寒。

在制作米粥时,可以添加适量茯苓、薏仁、干姜等一同熬制。

肺燥—粥+松子

松子、粳米一起煮成粥,有补虚、养液、润肺、滑肠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中老年人及体弱早衰、产后体虚、头晕目眩、肺燥咳嗽咳血、慢性便秘等症。

松子仁5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先将松子仁研碎,然后同粳米一起煮成粥,待粥熟了之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食用。

便秘—粥+杏仁

这不仅对胃病、便秘等疗效很好,还能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尤其适合小儿便秘。甜杏仁和日常吃的干果大杏仁偏于滋润,苦杏仁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1粳米50克,苦杏仁10克。

2将杏仁洗净去皮,用纱布包裹;

3洗净粳米,一起入锅内,加水同煮;

4待粥汁黏稠时,取出杏仁,少用白糖调味即成。

养血—粥+牛奶

此粥具有益气、养血、生津、健脾胃的作用,若加入少许大枣,补益气血的功效更佳。

牛奶毫升,黑米克,白糖适量。将黑米放入锅中浸泡2~3小时,然后用中火煮至粥快熟时,加入牛奶、白糖煮熟。每天2次,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气不畅—粥+萝卜、枸杞

萝卜有消积化痰、宽中理气、清热解毒、除燥生津等作用。再配以养肝滋肾、清热明目的枸杞,萝卜枸杞玉米粥具有消食利气、宽中止渴、养血明目的功效。

1萝卜克,枸杞20克,玉米粉10克。

2先将玉米粉加少许清水调至糊状备用。

3萝卜切小块后与水一同下锅,大火烧滚后加入枸杞子、玉米糊,边下边搅。

4煮沸后改小火煨至玉米粥黏稠软熟即可。

头屑多—粥+菠菜

菠菜养血止血,大米健脾和胃,两者合用能益气养阴、补血润燥,减少头屑的出现。

1菠菜50克、大米50克。

2将菠菜洗净,焯去涩味,切段。

3将大米煮成粥后,再将菠菜放入粥内熬制。

养五脏—粥+鸡

鸡汁粥具有滋补气血、安养五脏的作用。适用于虚劳诸证、精血亏损、肾气不定、产妇营养不足等病症。

母鸡1只,大米克,精盐少许,加水煮成粥。

肾虚腰酸—粥+栗子

栗子粥具有养胃补肾、壮腰膝、强筋骨的作用。适宜于肾虚腰酸、腿足无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大米克,栗子50克,加水煮成粥。

泄泻—粥+鸡蛋花

鸡蛋花粥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润燥的作用。此粥是我国民间药食两用的保健食物,尤其小儿更为适宜,并对湿热引起的下痢赤白、痢疾厚重及泄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新鲜鸡蛋花10朵,粳米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稀粥。

来源: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shyyo,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长按识别-美食订阅号

发现美食分享美食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ewbuz.com/hyyf/880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