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生理特点
1、鼻
小儿的鼻道狭长,粘膜柔嫩,血管丰富,没有鼻毛。因此发炎时更易表现出鼻塞、流涕、吃奶困难等症状,甚至出现张口呼吸。
2、鼻窦
在新生儿和婴儿尚未发育,上颌窦到6岁时才发育较好,而额窦到12岁才发育完善,因此,比之成人,婴幼儿期较少发生鼻窦炎。
3、咽
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还有鼻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前者6个月前即已发育,后者则要在1岁后逐渐增大,4-10岁达发育高峰,因此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很容易患扁桃体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淋巴组织将逐渐萎缩。
4、耳咽管
是介于中耳、咽部之间一条管道,比起成人相对宽短,呈水平位。咽炎时,病原菌很容易沿此途径侵犯中耳引起中耳炎。
5、喉
相对狭长,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纤嫩,血管丰富,发炎时易充血水肿比成人更容易发生梗阻,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6、气管、支气管
管腔狭窄,软骨更软,缺乏弹性组织,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因此易发生感染,且分泌物不易排出。
7、肺
肺泡数目直到8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同时肺的弹性组织发育差,肺间质内血管丰富,一旦发生炎症,换气面积进一步减少,故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
为什么秋季容易引发咳嗽?
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是秋季在五行中处于阳消阴长的变化阶段,俗话说秋高气爽,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白天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此时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继而咳嗽,旧病也容易复发。
二是白露之后,雨水变少,气候干燥。肺脏具有喜润恶燥的生理特性,易被燥邪所伤,肺的功能失常,全身气机升降失调而导致咳嗽。咳嗽的分型咳嗽分为两大类,外感和内伤。
顾名思义,一种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造成,另一种是因为自身抵抗力比较低。我们在此只讨论第一种情况。
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
咳嗽频频,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
2、风热咳嗽
咳嗽不爽,痰黄粘稠,口渴咽痛,鼻流黄涕,苔薄黄。
3、风燥咳嗽
干咳,痰黏难咳,鼻燥咽干,苔少津液。
调养与护理
1咳嗽期间忌食肉、蛋、奶,寒凉水果如香蕉、火龙果等。
2
注意保暖,夜晚穿袜子睡觉。
3
重视锻炼身体,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
4
保健穴位:补脾和补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