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上市仅6年,昔日红遍大江南北的金嗓子竟走到了退市边缘。
从糖果厂的包糖工,到打造国民品牌润喉糖——金嗓子的传奇女老板,江佩珍也曾意气风发。然而,如今的金嗓子却行至退市边缘,江佩珍也被冠以“老赖”头衔。而这背后是金嗓子日益下跌的股价和停滞不前的业务。
大抵,江佩珍也想不明白,自己能将罗纳尔多“骗来”打广告,能“赖掉”数以千万的广告费,却为何扛不起金嗓子的业务?
年9月,广西柳州市糖果厂大门口,13岁的江佩珍壮着胆子想谋求一份补贴家用的工资,却吃了闭门羹。彼时,母亲刚刚过世,四个弟弟妹妹还在嗷嗷待哺,家庭的重担让她再次鼓起勇气。糖厂的领导见她着实可怜,便破格将她招进工厂做了学徒。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是一点不假。尽管年幼,江佩珍却心灵手巧,包糖果包得是又快又好,几乎天天超额完成任务。从生产标兵、组长、组长,再到车间主任,江佩珍用自己的勤奋赢得了糖厂工人的尊敬。
年,江佩珍被推选为副厂长,彼时的她不过18岁。年轻,敢想、敢做、敢拼,年,江佩珍被推选为糖果厂厂长,时年33岁。接手这家国营糖厂后,江佩珍先后对供销体系和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糖果厂的业绩随之拉升,很快便跻身行业前茅。
年,彼时的糖果二厂已不可同日而语,年产量近2万吨,产值高达万元,10项经济指标高居全国同行第一。然而,花无百日红。随着进口糖果冲击,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市场环境变化等,糖果二厂也未能独善其身,业绩骤然下滑。
眼看糖厂经营越发困难,甚至濒临破产,江佩珍心急如焚。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彼时,朱镕基在柳州视察,一句“搞高科技产品”点醒梦中人。年,江佩珍毅然北上,辗转于上海各大高校,只为寻求变革之道。
年,江佩珍带着全部积蓄站在了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科研成果展示会上。面对28位教师,江佩珍鞠了一躬道,自己没有进过大学的门,没想到今天实现了,自己是来拜师学艺的。谦虚的态度给彼时生命科学院教授王耀发留下了深刻印象。
次年,王耀发来糖厂访问,发觉糖里有薄荷、桉油等成分,这和他研制的一个专治慢性咽喉炎的配方不谋而合。再加上江佩珍誓要搞中国最好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产品,于是王耀发将配方无偿赠与糖厂,并教江佩珍将配方同糖厂滞销的润喉糖相结合。
经过数次重新配比,首款润喉糖剂型护喉产品——金嗓子喉宝面世。尽管有了配方,却没钱引进生产线。在被二十多家银行机构拒绝后,为了启动这个项目,江佩珍将厂里所有锅炉、用具砸烂,号召员工集资。破釜沉舟之下,不到一个月便凑齐万。
年年底,广西金嗓子制药厂正式成立。吃水不忘挖井人,江佩珍将王耀发教授的头像印在金嗓子喉宝的包装盒上。为了金嗓子能卖出去,江佩珍是随身携带,见人就送,逢人便推。渐渐地,金嗓子喉宝的名气渐渐打出去了。
年,江佩珍耗资万元在央视打起了广告,彼时北京东三环的房价才元/平方米。重金宣传之下,金嗓子喉宝很快便声名鹊起。年,金嗓子营收超1亿元。自此,江佩珍被称为“江老娘”,意为手段了得的女人。
年,金嗓子制药厂和糖果二厂合并为广西金嗓子股份有限公司,江佩珍及其子曾勇为实控人。这一年,金嗓子产值逼近2亿,跻身广西企业50强。年,金嗓子进军国际市场。
随着各类咽喉类产品涌入市场,为了稳固市场份额,江佩珍决定进行扩大品牌营销。但谁也没想到的是,江佩珍的路子太“野”了。
年,罗纳尔多随皇马来到中国,这对江佩珍而言,正是一场东风。让这位足球巨星成为代言人,就是金嗓子崛起的大好机会。彼时的罗纳尔多,正如日中天,代言费千万起步,江佩珍又怎请得起?
通过中间人,江佩珍以狂热球迷身份宴请罗纳尔多,一餐回报30万美元。罗纳尔多不知道的是,江佩珍想要的是他穿上带有金嗓子标识的球服,成为金嗓子的代言人。
当罗纳尔多回国后,其照片及宴会上表演的运球、罗氏必杀球等招牌动作被合成了视频,成为金嗓子在央视轮播4年的广告。一个卖润喉糖的请到世界级“顶流”打广告,一时间金嗓子火了,彻底在全国打开销路。这一切,罗纳尔多数年后才知晓。
得知此事后,罗纳尔多摔烂了椅子,炒掉了经纪人。年,罗纳尔多经纪团队一纸诉状将金嗓子送上法庭,国内诸多粉丝为其打抱不平。事后,金嗓子和罗纳尔多团队达成私下和解。
让江佩珍没想到的是,营销事件一波三折,却将金嗓子的知名度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同年8月,金嗓子以万的价格火速签下同为足球明星的卡卡为代言人。同样的配音,同样的举盒姿势及笑容,金嗓子再度出圈。
年,金嗓子年盈利6个亿。年,全国润喉类非处方市场,金嗓子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故事如果在这里就结束,就是一部营销鬼才的创业史。然而,时代巨轮从不为任何人停下脚步。
年,金嗓子登陆港股,江佩珍以马踏飞燕之姿敲钟,震撼全场。这一年,金嗓子市值一度突破60亿。也是在这一年,金嗓子外包装上的头像由王耀发变为江佩珍。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越是光鲜亮丽越是阴影深重。“骗代”事件尽管让金嗓子家喻户晓,也让外界重新定义了江佩珍,市面上关于金嗓子失信问题的消息不胫而走,上市后尤甚。年,其不断飙升的股价被一则配售传闻暴击。
传闻称,金嗓子拟私人配股至少万股,配售价比当日收市价折让18%。这意味着大股东至少套现万。消息一出,金嗓子市值跌去1/4。尽管金嗓子紧急澄清,是潜在配股,但市场并不买账,其股价跌破发行价。
同年,金嗓子推广一款草本植物饮料,同星空传媒达成万的广告代理合同。后者为其在两档综艺节目中进行广告投放。结果广告是投放了,金嗓子却以收视率不达标为由,仅支付万元。
于是,星空传媒将金嗓子诉至法庭。最终法院判决金嗓子还需支付星空传媒万元的广告费。但这笔广告费,金嗓子却一直拖欠。于是乎,年9月,江佩珍成了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老赖。
从花团锦簇的传奇女企业家,到“千夫所指”的老赖,江佩珍何以沦落至此?
其实,一切皆有迹可循。从发家到宣布退市,江佩珍的玩法其实就没变过。简而言之,大胆营销,以“黑红也是红”攒取流量,提高知名度,从而变现。只是江佩珍没想到,时代在改变,她的那一套早已不被时代接受,只能换来企业信誉破产。
年-年,金嗓子销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29亿盒、1.24亿盒、1.01亿盒、1.04亿盒、1.13亿盒、0.91亿盒。而金嗓子为此做出的努力是提价、减量,从而提高毛利率。
然而,自-年,其营收从7.07亿元下降至6.47亿元。与此同时,其净利润几乎没有增长。业绩乏力映射在股市,便是股价不断下滑。
在江佩珍个人信誉破产的同时,金嗓子的经营情况也不容乐观。查阅金嗓子年到年的财报会发现,六年间公司净利润几乎没有增长,营收还从年的7.07亿元下滑为6.47亿元。
据其年半年报,金嗓子宣称集团自年以来,成功开发31项新产品,并取得产品生产许可证。但现实却是,自上市后,公司就在吃老本,人们只知金嗓子喉片与金嗓子喉宝。而金嗓子专有润喉片市场份额从年的25.8%,下滑至年的10%左右。
实控人省钱省到刀刃上,这样的企业谈何进取,又何谈长远?也难怪金嗓子走到了私有化退市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