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坏了,真的拼坏了,到终点后我人都动不了了。”这是骆滔夺冠后对「98跑」的第一句话。
一台上演于深夜崇礼的好戏,一场来自四位高水运动员极限拉扯。7月24日凌晨5点02分,骆滔在晨曦中首位冲线,以7小时11分42秒夺得adidasTERREX崇礼越野赛MTC组冠军。
带着上届冠军头衔回到这里,这场比赛赢得并不容易。71公里米爬升,并且是夜间作战。
在整体爬升相比年整整大了米的情况下,骆滔还将自己的夺冠成绩提高了11分钟,比赛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崇礼MTC组卫冕冠军
夜晚10点,比赛正式在万龙滑雪场开跑,李波、张火话、李兴静、骆滔组成第一领先集团,在开跑后并驾齐驱。
前三个打卡点,4个人几乎都是同时进入补给站,比赛排位仅仅是打卡顺序问题。李波均处于第一位,前后差距不超过10秒。
M4转枝莲站,小将张火话率先打卡,骆滔紧随其后。此时时间来到凌晨2小时45分,李波、李兴静分别被拉开2分钟、6分钟差距。
“这段上下起伏比较多,大家前面还在压着保存实力,这段开始较量起来了,拼的都比较狠,大家都放开了。”骆滔表示。
M4到M5二道营站,骆滔发力建立领先,在这段13公里的路程中,他一举建立了9分钟的领先优势。
骆滔对「98跑」复盘:“其实转枝莲站(50.9公里)出来我状态并不好,一边吐还一边抽筋。但是上坡我看他们都在走,我还能小跑起来,可能与夏训特意增加了爬坡训练有关,优势也是这段建立的。”
随后,骆滔将优势保持到了终点,随着天色渐渐亮起,他也奔向自己冠军的终点。
四位选手的角逐大幅度提升了整体完赛成绩,在这场极限拉扯下,骆滔最终卫冕成功。
全套的adidasTERREX主视觉和展板、展台贴着自己的大幅海报……骆滔这一次回到崇礼“很不一样”。其实在adidasTERREX宣布与崇礼达成合作后,作为冠名赞助商的签约运动员,骆滔就一直在准备这场时隔两年回归的赛事。除了训练之外,他一直参与到品牌和赛事的传播推广工作中。
作为另一个意义上的“东道主选手”,骆滔取得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这也是他年第一场大型越野赛。
年出道,时至今日,这是骆滔接触越野跑的第6年,接触跑步第11年。作为一位有专业竞技体育训练经历的选手,用另一种方式,在另一条赛道上找到成功。
来自贵州遵义的“跑圈最强双胞胎”骆滔、骆淳的故事,资深跑友早有耳闻。骆淳是米障碍国内顶尖选手,「98跑」此前讲述过他的经历(超链接),今天就来走进哥哥骆滔的故事,进入体校后,他们如何走出完全不一样的竞技之路?
初始竞技体育
年12月出生的骆滔、骆淳来自贵州遵义,家里是当地的“养羊大户”。
“我和弟弟基本是放羊长大的,后来到镇上读书,在学校里跑米经常能拿前三。年7月份县里到学校选材,就作为预备队员备战遵义市中学生运动会。”
种种机缘巧合下,两个月后骆滔、骆淳正式进入遵义体校。不久后,队伍到米海拔的六盘水训练。据骆滔描述,两个月集训后自己成绩突飞猛进,在新进队员中名列前茅。
“其实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体校是干什么的,只知道去跑步。你听我现在说话嗓音有点沙哑,就是当时在高原训练落下的慢性喉炎。刚接触体育不太懂,各方面都不是很注意。”骆滔回忆道。
短暂的体校经历后,骆滔与弟弟一起被推荐至贵州省体工队,起初练习米障碍项目。
如今活跃在长跑赛场的严伟、赵长虹、李德洪几位选手,都是当时的同一批队员。不过与前几位的经历不太一样,骆滔的竞技体育之路没有那么顺利。由于不断的伤病,他一度错过了注册,也错过了成绩上升的最关键时期。
“年全运会结束,省队放假,我们所有队员回到体校训练。后来他们几个回来了,我没回来。”与「98跑」谈及这段经历,骆滔显得异常平静。
-年的几年间,一直处于受伤、康复、训练、受伤的循环中,骆滔也几度辗转于体校和体工队之间。以至于体校同批的小伙伴都成为了领工资的正式队员,他直到离开队伍仍然是一位非注册选手。
职业跑者之路
离开体校和体工队的骆滔一度找不到方向,年下半年,他还在消防队有过大半年的消防员经历。而后又去足球俱乐部实习,后来还遭遇过感情不顺。
“那半年经历的确实比较多,训练也不是很系统。”骆滔说。
年间,正是中国各类越野跑、登山赛、户外赛发展最为迅猛的几年,如此多的商业赛事,抱着好好恢复尝试一下的心态。恢复训练一个月的骆滔报名参加了重庆的一场10公里路跑,以35分钟完赛。
“我一年没练,还能跑35分多,还可以啊,那我得继续好好训练一下。”骆滔回忆当时的心情。
而后在娄山关的一场17公里越野赛,他拿下冠军,虽然规模不大,但这个冠军还是给了他一些信心。
年10月在河南信阳,骆滔报名了人生第一个50公里。此前一直专注于田径场地赛和场地越野的他,在这场比赛前甚至连半程马拉松都没跑过。
“我第一场50公里就遇到了祁敏、申加升,相比起我,他们算越野老炮儿了。由于不懂体能分配,在前半程出去就‘干’,20公里后就抽筋了,最后只拿了第12名。”
人生首个50公里仅仅以第12名收官,不过这并没有击垮骆滔作为一名职业跑者的想法。尽管父母在当时并不支持,但骆滔内心觉得这是一条自己可以走成的路。
“年冬天,我拉着行李箱就到威宁和管油胜、姚妙一起冬训。开春他们报了重庆武隆50公里,抱着检测一下冬训成果的想法,我也报名的人生第二场50公里。”骆滔回忆道。
说起来,骆滔的第二场50公里也不顺利。“那是我和申加升第二次见面,当时两人一直一起跑,结果跑错路到了公里的路线。加上赛道下雨,两人有点失温现象,后来都退赛了。”
这是竞技体育之路上老天和骆滔开的第二个玩笑,与进入体工队的不顺利一样,初识越野跑,一切也没有那么顺遂,他甚至动过放弃跑步的念头。
后来,这个念头仅仅留在了心里,年年底,骆滔找到了说服自己跑下去的理由。
势不可挡的崛起
“我给你作证,你年一定要拿一个50公里冠军。”这句话来自贾俄仁加。
当时一起参加中国登山协会的山地马拉松以及一些越野赛,两人慢慢熟识。一直苦于找不到突破口的骆滔放下话,年一定要拿一个50公里冠军,否则就不练了。贾俄仁加表示——我给你作证。
年11月的China鸡公山山地户外挑战赛50公里组别,让其兑现承诺的时刻来了。在充满中外选手较量的竞争中,骆滔拿下职业生涯第一个50公里越野赛冠军。
“当时很开心,心里想着快到年底了,年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除了越野赛场,骆滔还在年、年连续两年拿下中登协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年度总冠军,一位越野跑高手正式进入大众视野。自此之后,骆滔彻底建立了信心。也正是那时,他认识了体育经纪人魏彪。
“adidasTERREX找到我,问我愿不愿和他们合作,那是我的一份的赞助合同。有了赞助商,训练生活都有了很大的保障,双方也一直合作至今。”骆滔谈及牵手TERREX的始末。
得益于赞助商的帮助,他得到了一些海外参赛的机会,年上半年在奥地利的一场接力越野赛,这位贵州遵义的少年第一次跑到了阿尔卑斯山。
年8月,UTMBOCC组别开跑,第二次海外比赛的骆滔在前半程一路领先,当时他的下坡惊艳了海外的解说员。
当年的冠军被挪威高手StianAngermund以5小时19分24秒拿下,这位当年33岁的选手ITRA积分高达+,面对技术路段的能力以及经验显然比21岁的骆滔高出不少。
首次个人国际大赛以第三名收官,落后冠军整整6分钟。他直言这是职业生涯最难忘的比赛,也是较为遗憾的比赛。
“我由于不了解对手,比赛前其实没有去想名次。当时经验不足,能量补给没有带够,半程过后就有点崩。最终第三名,还是有一些遗憾的。”
经此一战,骆滔开始感知到与国外高水平选手的差距,也更加迷恋上越野跑中这种征服一座座山的感觉。“我渴望去和他们竞争,探寻一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看看自己能跑多快。”
在其后的日子里,云丘山越野赛三连冠、熊猫超级山径赛byUTMBKPT组冠军、崇礼越野赛MTC组冠军,骆滔拿下一个个具备含金量的冠军,终于在职业跑者之路上迎来势不可挡的崛起。
享受山野心在未来
正如骆滔在adidasTERREX宣传片中所说——“越野跑很虐,但很爽。”
一路坎坷走过11年的骆滔,在与「98跑」的深度对话中并没有把话语太多放在不顺利的回忆,而是谈及里他去不同城市比赛时候看到的风景。
“练场地赛的时候,感觉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举行,但都是每圈米的田径场。越野赛每一场都会不一样,全国、全球不一样的风景,赛道也不一样,不同环境对人的挑战也不一样。”
骆滔说:“这两年比赛少,-19年间,我真的是很享受越野跑。每到一条新的赛道,我就想去山上看看风景,想去征服它、完成它,并且看看自己能跑多快。”
在越野跑赛场出道6年的骆滔,自己也变成了“老炮儿”。他的训练理念中,越野跑可以不用刻意练习技术路段,而是要增加有氧能力的积累,以及上坡、下坡能力的练习。
“其实我训练中很少去自然环境的山里,就是在田径场或者有一定爬升的水泥路、小道。不过感觉这并不影响在比赛时的表现,通过爬坡增强腿部抗酸能力,加上我下肢比较发达、重心稳,下坡也比较敢下。”骆滔解读。
崇礼是亚洲最大范围的越野赛,11个组别的狂欢此刻还在进行。在经历了蛰伏与阵痛,中国越野跑终于迎来标志性的回归。
竞技体育方面,对于未来,骆滔留下的两个愿望。把马拉松水平提升到左右,把OCC赛道跑到5小时边上。
正如越野跑一样,路不会一直很顺。各种经历,亦是风景。让我们携手并进,与骆滔一同开启#集结成峰#的户外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