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喉炎 > 喉炎病因 > 瓯越大地吐露5美芳香

瓯越大地吐露5美芳香

瓯越大地吐露“5美”芳香

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从当年的电镀工业污染重灾区变成了现在花木成荫、山青水秀的花园式村落。杨冰杰摄

永嘉县桥下镇京岸村87岁的陈松英老人,在文化礼堂内的居家养老中心享用志愿者为他们制作的麦饼。陈翔摄

被誉为温州梅家坞的苍南八亩后村迎来众多“城里客”。陈翔摄

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独具特色乡村民宿,留住了城里人的脚步。苏巧将摄

温州杨世朋大罗山下,排屋有序、泳池错落、古榕成荫、溪水潺潺、鸟鸣啾啾,村民居花园当中、依河流而兴……这里,就是瑞安市塘下镇陈岙村。村中古榕下,1首石刻《题枯榕》,记录着陈岙的过去:“遮风挡雨滤烟尘,苍郁葱茏12旬。1自村头污水沴,枯枝不复庇乡邻!”如今的陈岙,因治水、护水、兴水而成为生态高地,可谓人水和谐共荣的典范。

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温州,雁山瓯水孕育了瓯越大地的自然之美,具有优良天然天赋的,并不止陈岙一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引领下,我市近年来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建设为突破口,以“千百工程”、“五水共治”、“四边3化”、“三改一拆”、“浙南特色民居建设”、“农民创业增收工程”等为抓手,努力探索多种情势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在全局部署之下,各地也因地制宜地探索美丽乡村创建的自选动作,以“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秩序美、创业美”为要求,打造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随着今年“5美”创建的全面铺开,我市还将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点的美丽乡村建设门路,绘就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5美”蓝图。

环境之美

美在宜居宜人的村落面貌

温州人有句老话,“上门看八字:路平、灯明、几净、茶热”。如今,这句话已然成为全市很多农村的“标配”。

鹿城区藤桥镇金岙村,身兼浙江省绿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的美名,这几年大力培养发展水果、花卉、无公害蔬菜等产业,建设了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结合村域内的小花朵农耕教育基地、滨水公园、登山步道、储庆寺等休闲旅游点,金岙已逐渐构成了集观赏、种植、采摘、垂钓、农事体验、亲子活动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去年,金岙村吸引近万人到村观光旅游,实现了“政府引导、能人带动、旅游富民”的发展战略。

却不知,金岙村本来还是一个交通环境“落后村”,车辆都没法开进村里。正是结合环境综合整治、“10星级文明户”创建、“两无三化”、“美丽乡村”等建设工作,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出现前途平、灯明、水清、民乐的新农村景象。

看农村,首当其冲是看环境,这正是我市各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2013年以来,平阳县就全面展开了“环境革命”行动,以评选“最美村、最脏村”为载体,通过评选驱动、舆论促动、考核推动倒逼美丽乡村建设,以有效改良城乡环境,提升市民居住品质。在2013年度,该县就评选出12个季度环境优美村、11个季度环境最脏村和3个年度环境优美村、3个年度环境最脏村、3个年度环境进步村。通过舆论促动倒逼“最脏村”立整立改,考核推动倒逼“最脏村”整治见实见效,评选活动大力整治了一批“脏乱差”村居环境,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支持和赞誉。

依照计划公道、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绿化美化等要求,我市以“拆改整治”为举措,带领农民实现村居环境富美。坚持10余年的“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围绕“美村”目标,坚持“环境引领”,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改良农村生活环境,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截至2013年底,全市已完成4320个村落环境整治,并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20条、精品村170个、特点村150个,公共服务日臻完善、自然生态有效保护,泰顺县、文成县、永嘉县还相继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先进县。

风尚之美

美在崇德向善的村风民俗

在龙湾区海滨街道蟾钟村,“以孝治村、以孝化文”的孝道之风,已传承了六百多年。600多年前,这里就有李氏始祖寿三公孝亲孝善的记载,被奉为蟾钟村最早的孝子楷模。这几年,蟾钟村通过展开孝文化研讨会、孝星评选、与长寿老人同享百寿宴等系列活动,把“孝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目前,该村已举行多届孝敬节,以“尊老爱老助老”为首任,评选表彰孝顺道德模范,并编绘《孝在蟾钟》一书供村民浏览学习。村里还成立了寿3慈善基金,以“助学、奖学、助医、扶残、济困”为主旨,通过号令村民捐赠钱物、参加志愿服务等情势,帮扶弱势群体,发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村里出现了一大批好媳妇、好儿子、好女儿:李新龙为父寻医,昼夜照料;姜兰翠节衣缩食奉养公婆;孙玉翠几十年如一日侍奉婆婆等等。村里敬老爱老蔚然成风,让本来孝敬父母的子女更孝顺,让曾对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老人不孝的子弟不敢不敬。

近年来,我市在各地农村推开新文明、新风尚创建活动,让家庭和睦、民风浑厚、文明有礼、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村风民俗根植新农村。通过积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素,全市农村展开了“宏扬孝敬文化·公民道德建设”主题活动,举行了“温州文明·孝敬文化与公民道德”理论研讨会,并发掘推行了文成县街头村连续25年评选“孝顺子孙”的先进典型,有效推动社会新风尚的构成。

其中,“宏扬孝敬文化、推动道德建设”主题征文活动,对全市农村传统孝敬文化进行重新发掘和提炼,赋予其新的道德内涵,共收到活动征文600多篇,唤起了人们对孝敬文化的认同和寻求,得到全市各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参与和大力支持。另外,瑞安市还坚持从孝文化村创建入手,分类推行“五孝三建”模式,着力打造孝文化阵地建设。平阳县万全镇冯宅村通过“扬孝风、讲孝德、树孝贤、做孝事、定孝制”5项措施,使仰孝、学孝、行孝蔚然成风,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心村。

人文之美

美在精彩纷呈的精神家园

走进瓯海区丽岙街道杨宅村,眼前正是1幅农村新图景——朗朗上口的悠悠鼓词与古色古香的宗祠建筑相互照映,流露出一种和谐之美;公园里,老年人凝神静气、吐故纳新,太极招式展现风采;球场上,年轻人生龙活虎、奋力拼搏,挥洒着汗水和豪情。这些使人向往的画面,得益于丽岙街道2013年启动的“文化礼堂”建设。

依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杨宅村对本村祠堂、凉亭、文体活动场所及其他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和资源整合,突出侨乡特点,构成了“一馆两堂五室六廊”为主的文化礼堂布局。建设文化阵地并不难,难就难在吸引全民参与,真正具有生命力。杨宅村文化礼堂坚持“一月1主题、一月1特点”的主题月活动,如一月“美丽乡村闹旦、硕果累累话丰年”,二月“情满杨宅、拥抱新春”,三月“学雷锋树新风”等,真正做到了“有场所、有展现、有活动、有队伍”,让朴素的农村多了许多文艺气味。

如今,杨宅村的文化礼堂不但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也承当着传递现代文明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村庄不但约请专家、志愿者定期走进文化礼堂,展开实用知识和致富技能培训,和现代科学、法律、络、健康生活等知识讲座。“6廊”中的寿星榜、能人榜、孝悌榜、贡献榜,用村里人、村里事来感染人、熏陶人、教育人,让村民们在身旁就能找到可看可学的好榜样。

杨宅村民脍炙人口的精神家园,正是我市推动农村文化繁华、耕读传家、以文化人的缩影。近3年来,像杨宅村这样的文化礼堂,在全市就建成了599个。不仅如此,以文化礼堂为重要组成部份,我市还扎实推动“六室两栏一厅一堂一广场”的村民中心建设,各地已建成的380个村民中心,力求让农民群众享有健康的精神世界,建设农村各具特色的精神家园。依托文化礼堂、道德讲堂等阵地,我市还组织展开了重读家风家训和征集评选家风家训活动,继承发扬以家风家训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汲取先人的高尚品德和向善动力。

秩序之美

美在风清气正的规矩礼仪

位于楠溪江畔永嘉县渔田村,两年之前,还由于没有村办公楼、村级组织运行不规范、村容环境整治不力等诸多问题,名列“落后村”。两年间,渔田村不但摘去“落后”的帽子,还跃入美丽乡村典型示范行列。这1转变,源自我市以“红色细胞工程”和“五星争创”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动“落后村”整治、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渔田村正是捉住这1契机,推行一系列村规民约:每一年展开村干部“3项许诺”履诺复查;列出“重大事务报告清单、重大事务审核清单、村干部微权利清单”;对党员制定“十要十不准言行规范”;实行“党员向党支部、村民代表向村委会、村民向村民代表询问”制度……这些做法,推动渔田村走出一条“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农村“善治”之路。

在全市各地的农村基层,通过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推行民主法制、村务公然,很多村居展现出了风清气正、和谐稳定、安定平和的秩序之美。

每到下午5点30分,苍南县钱库镇项东村里就会响起摇铃声,随着铃声接近,每家每户的村民会提着垃圾袋站在家门口,等待垃圾车回收。村支部书记项芳炼说,“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村里正式实行‘垃圾不落地’的新村规,为恢复江南水乡的风采环境走出第一步。”

“现在办白喜,不谈面子、不讲排场,一场能省下十多万,这在几个月前是不可想象的。”在鹿城区7都街道前沙村,村民陈显伦对村里近来的白喜“瘦身”大加赞美。这得益于7都街道今年8月1日铺开的移风易俗整治工作。

近几年来,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与社会主义荣誉观相悖、村民强烈不满的农村社会风气方面等突出问题,我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乡风评议活动,并广泛展开了以修订村规民约为主要方式的道德规范。如今,勤劳致富、知法遵法、文明礼仪、敬老爱幼、扶贫助困、诚信友爱、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清洁环保等内容,不但成为修订完善后村规民约的关键词,还是村民自觉实践的行动准则。

创业之美

美在华丽转身的乡村产业

作为曾的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今年“11”黄金周有一组数据使人咋舌——村里一家“迷途·武阳”客栈,一天的营业额就到达了3万多,近乎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4倍。

武阳民宿得以红火,要从“美丽乡村”创建的1纸计划说起。“迷途”入驻之时正是武阳“美丽乡村”启动之际,在政府主导下,投资方和镇里希望联手把武阳打造成特点精品民宿度假区。经过几年的改造提升,村民以“迷途”及整村计划为蓝本,把老宅进行了重建翻新,把武阳建成了1座青山绿水环绕、鹅卵石路相连、青砖黛瓦错落的“明清小镇”。

武阳现有22家客栈,除“迷途”外,均由当地村民经营。今年“11”长假,武阳村总计接待了3万多人次的游客,较去年同期增长1倍,而村里的客栈几近家家爆满。

在温州各地农村,愈来愈多的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好创意,正在让乡村传统产业“点石成金”。在泰顺县司前畲族镇,通过实行畲族老民居保护修缮、溪畲乡小院(城中村)改造项目,并结合泰顺畲族风情园、畲族风情商业街、三月三广场、民俗展现馆和特点酒店等项目,打响了畲族旅游文化品牌。

在乐清市北塘村,由村“两委”牵头发起、果蔬种植农户携手成立了跨村跨镇的北塘果蔬专业合作社,建成了1000多亩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区,带动周边多个村镇的300多户农户吃上“生态农业饭”。目前,合作社已有草莓、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甜橘柚等多个生产园区,构成一年四季全面果蔬供应的产业链。

长期以来,我市以兼顾城乡协调发展为理念,通过知识扶贫、人材扶持、资本扶助等多举措,帮助农民走上兴业致富路。通过“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全市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数达2169多对,投入共建资金2.7亿多,帮助开发经济发展项目953个。活动中,我市选派各级文明单位工作人员定期到结对村进行文明共建帮促工作,逐渐推动招商引资、全民创业、高效农业、三产服务业等重点工作,并引导农民争当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目前,已创建了瑞安雅林现代农业园、平阳开心农场、苍南锦丰农业园、苍南晨虹生态葡萄庄园等一批上范围、上档次的农业生态休闲园。

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点带面等多种情势,农村的内生活力得以激起,全市各地农村出现出空间变平台、环境变财富、资源变资本的可喜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ewbuz.com/hyby/70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