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当学生能够遇到一位认真负责任的好教师,学习生涯也会充满着快乐与幸运。
年轻教师数量的越发增多,对教育行业也有着不小的变化,尤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以往那样的严肃、不苟言笑,反而是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书本知识和教育。
以往谁若是能够成为教师,那说出去也会是一件“倍儿有面子”的事情,但不知何时起,年轻教师并不愿透露自己的教师身份,反而会用新身份“伪装”自身,而老师分享校外新身份,看后也属实笑不活了!
“出门在外面子都是自己给的”,老师分享校外新身份,属实太绝了!很多人提起教师,第一印象便会是“铁饭碗”,紧接着便是待遇好、薪资高等等,但对于很多年轻老师,宁可说个其他工作,也不愿说自己是老师。
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很多人对教师含有莫名的“敌意”,也让年轻教师用其他身份“伪装”自己,“校门口摆摊卖串的”,该说不说,这个校外新身份也属实太绝了,就连颈椎不好、咽喉炎都对上了啊!
年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微妙,教师身为“过来人”,也深知出门在外学生不愿碰到教师的心情,干脆在校外直接用新身份,省的别人问东问西。
而再看这位教师,分享自己的校外新身份,“我说我是养马的”,因为总是“放学生一马”,看后也忍不住笑出声音,果然老师是懂“阴阳怪气”的呀!
其实很多人对教师这份工作,了解的并不清楚,只是单纯的看到教师好的一面,认为教师一天就几节课,上完就能休息等,殊不知教师每天的教学任务是相当繁忙的。
年轻教师入职时也不懂,为啥其他教师出门在外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但等到当了一段教师后,别人问自己干啥工作,毫不犹豫的就能编出一个新身份,没办法,“出门在外面子都是自己给的”,宁愿说自己是“保姆”,也不想说自己是老师!
但也能够理解老师的想法,若是被他人知晓自己老师,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等着你,甚至还会故意攀亲戚、打好关系等,也让人烦不胜烦。
尤其是亲戚让自己“帮帮忙”时,年轻老师也很难理解,凭啥认为别人办不到的事情,当老师就能办到了?劝你别太离谱了啊!
笔者认为,年轻教师用新身份“伪装”自己,本意也是为了减少矛盾与麻烦,尤其是部分人认为教师行业过于轻松,与其说多错多,还不如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样也能更轻松一些!
年轻教师想法更独特,老教师需调整教育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与信念,年轻教师能够保持自身的个性,注入到教学之中,也是一件好事情,能让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变得更好,还能更了解老师,但若是老教师一直保持着“高高在上”的态度,那也不利于接近学生。
老教师还需追赶上教育的潮流,懂得学生之间的“梗词”是什么含义,而不是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甚至连学生起哄说的话都不懂得是何意思,那也可能会落后,所以老教师不妨多向年轻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同时老教师还要改变自身形象,保持严肃是一方面,还要让学生感到温柔与亲切,“接地气”也很重要,但若是教师“眼高于顶”,甚至对学生存在偏爱等情况,那显然也是失职的,更有违教师师风师德。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老教师在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方面,固然要比年轻教师更出色,但教师并非一潭死水,而是不断在变化的,若是老教师一直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教学,那也是行不通的。
当然了,年轻教师也要掌握好尺度和分寸,尤其是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过远或过近都不恰当,尽量维持“亦师亦友”的良好氛围,不仅能够更好的管理课堂秩序,也能够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威信,那这种程度也是恰到好处。
而在笔者看来,年轻教师与老教师之间本就会有“思想碰撞”,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时移世易,用更先进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学生,总是没有错的,老教师也要不断适应,争取为学生传输更好更正确的教育资源!
写在最后:教师身份固然带有“光环”,但也常会带有“偏见”,尤其是部分人带“有色眼镜”,也常会对教师职业有着诸多的误解,而年轻教师伪装自身,也是为了减少部分麻烦,但不论何时,尊师重道都是基本!#教育爆款制造机#话题:你对老师的校外新身份有什么看法?
记得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