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喉炎 > 喉炎病因 > 歌唱家苏红丧夫后不改嫁,伺候公婆10年,

歌唱家苏红丧夫后不改嫁,伺候公婆10年,

她曾斩获青年歌手大赛桂冠,并多次登上春晚舞台。

一首《小小的我》唱红了大江南北,她就是苏红。

曾几何时苏红的热度远超韦唯,毛阿敏,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歌星。

但在成名后,她却选择深入基层给工人唱歌。

每年巡演多场,发着高烧也要登台表演。

敬业如苏红,却是一个苦命人,两年内失去了三位至亲。

是怎样一份感情,让苏红在丈夫去世后,拒绝改嫁待公婆如亲生父母。

苏红年出生于本溪的一个军人家庭。

她的父亲曾在空军某部任职,爱兵如子备受尊敬。

在父母的影响下养成了坚毅的性格,待人处事十分有礼貌。

苏红自小聪明伶俐,尤其她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起歌来婉转动听。

每次在学校学会新歌,她都迫不及待的唱给爷爷奶奶听。

爷爷每次都十分捧场:“我们家要出个歌唱家咯”,这在苏红的心中埋下了音乐的种子。

年,14岁的苏红参加工作,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考入了市歌舞团。

虽然苏红年纪小,却是团里的独唱演员

多才多艺的她还参演了不少歌剧,比如《江姐》《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等。

年少成名的苏红对于音乐有浓烈的兴趣

年,她拜师谷建芬老师,祈求让自己的音乐造诣再上一层楼。

那时港台歌曲在大陆广为流传,有不少人翻唱

但是老师却鼓励苏红:“要找适合自己的风格,大胆尝试!”

在老师的建议下,苏红接触了通俗唱法,发现十分适合自己,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类音乐。

年,中央台正如火如荼地举办的第2届“青年歌手大赛”。

苏红报名参赛,成为了当时的一匹黑马,力压韦唯毛阿敏摘下冠军的桂冠

并且在通俗唱法的赛道上拿到了金奖。

当时担任国家中顾委的领导观看了整场比赛,亲自上场给这个小姑娘颁奖。

一时间,苏红风光无二,并登上了那年的春晚,与朱虹一起演唱了《穿越霓虹》,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星。

在这时,不少单位向她递来橄榄枝,开出了很高的薪资,但都被苏红一一谢绝了。

当时不少人觉得:“苏红热度这么高,肯定是要出道到大明星啊!这多赚钱啊!”

但是苏红并没有趁热打铁去当歌手赚个盆满钵满,反而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在这一年,苏红做了两个影响自己一生的决定。

第一决定,在自己名声鹊起,事业到达顶峰时,与爱人焦立克步入婚姻殿堂。

焦立克可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和苏红一样,焦立克也是少年成名。

热爱舞蹈的他在19岁时就在“第一届全国舞蹈大赛”拿到了金奖。

焦立克的作品《再见吧!妈妈》深情满满,跳出了观众的眼泪,跳进了苏红的心里。

解决了婚姻大事,苏红的第二个决定,就是加入北京全总文工团。

不少人说苏红傻,放着那么多优渥的工作不要,非要进团里又累钱又少。

殊不知苏红是被团长一句话给打动的。

苏红的故乡本溪是国家著名的“钢铁城市”,她的街坊邻居,叔叔伯伯很多都是工人。

苏红对工人的感情特别深厚。

所以当她听到团长的那句:“我们这里面对的是全国一亿多产业工人,他们也需要你的歌声!”

苏红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份工作。

对此丈夫焦立克举双手支持,他知道苏红追求的从不是金钱,而是艺术的真正价值。

他对苏红说:“去吧!国家发展离不开工人们,用你的歌声去给他们力量!”

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苏红一头扎进工作里。

灯光璀璨的大舞台上很少再有苏红的身影,她在矿山、在工厂,她在小小的舞台上为老百姓唱歌。

年,苏红再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一首《小小的我》火遍大江南北。

苏红的国民度直线上升,成为了老百姓心中最喜欢的歌手。

她的基层演出排得满满当当,一年下来就有多场。

年,在人民日报举办了慰问演出,邀请了观众最喜爱的歌手们参加。

当时正值骄阳似火的三伏天,演出又定在了山西的一处煤矿

地表温度直逼40°,工作人员给歌手们准备了草帽和墨镜。

得知有歌手来表演,还能见到明星,煤矿的工人们提前2个小时就等在那里了。

苏红看着热情的观众眼含热泪:“他们这么喜欢我们,这点苦又算什么呢?”

于是苏红坚持不戴草帽和墨镜上台演唱。

贴心的观众用自己的草帽和身躯,为她搭起了一道遮挡烈日的人墙。

苏红备受感动,红着眼眶唱完了歌,事后她说:“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正是凭着这种对基层人们的爱,多年来,苏红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哪怕发着高烧也要登台,她说:“我要将歌声的力量带给他们”。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严重透支了苏红的身体。

苏红病倒了。

常年辗转于工厂矿山一唱就是一天,苏红患上了过敏性咽喉炎和鼻炎,呼吸系统出了问题。

在医院里,丈夫焦立克缠着医生问个不停,脸上满满的担忧。

回家的路上,焦立克紧紧地牵着苏红的手,像是怕她跑掉一样。

晚上,焦立克为苏红准备了清淡的饭菜,吃过饭后又把药递给她

然后一脸严肃地跟她说:“你不能在工作了,你得休息!”

苏红却不以为然:“我没事啊,吃点药就好了”。

眼见妻子这么不爱惜身体,焦立克急了:“你这样下去嗓子迟早会坏!”

末了,这个大男人红了眼眶:“就当是为了以后还能唱,咱先把病养好吧”。

苏红只好听从丈夫的建议。

养病的这段时间苏红难得放松,在朋友的建议下她开始打乒乓球锻炼身体。

焦立克更是体贴入微地照顾她,每天定时提醒她吃药,还去研究食疗,换着花样的给苏红做好吃的。

在丈夫的照料下,苏红的身体渐渐好转,一天两人回苏红父母家探望。

母亲抓着苏红的手叮嘱着:

“你们俩都老大不小了,也是时候要个孩子了,你不在都是立克照顾我们,也没个孩子他得多孤单”。

苏红转头看着熟练地在厨房忙活的丈夫,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些年,一直给全国各地的百姓带去温暖,但是却一直冷落了家人。

从什么时候起,父母鬓边的白发越来越多了呢?

自己这么多年东奔西跑,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是丈夫操持。

昔日跳着舞闪闪发光的焦立克,如今生活的重心都是这个家,甚至默默承担起给两家老人尽孝的责任。

苏红愧疚地抱住丈夫:“我们要个孩子吧”。

于是在千禧年,苏红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

荣升三口之家后,苏红和丈夫的幸福感倍增,焦立克对女儿十分宠溺。

苏红也准备回归事业,可是她有些放心不下,焦立克看出了她的担忧

他对苏红说:“你放心吧,老人孩子我都会照看好的”。

他化身超级奶爸,喂奶、换尿布、哄睡样样做得很好,还时不时带着孩子去看望两边父母。

而苏红的事业也逐渐回到正轨。

眼见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命运却在这时跟他们开了一个大玩笑。

年年末,正在地方演出的苏红突然接到焦立克的“赶紧回来,爸爸住院了”。

心急如医院,却被告知:“你父亲得了肝癌,已经晚期了”。

饶是见惯了大场面,苏红还是被吓软了脚,焦立克赶忙扶住了她:“别怕,我在呢”。

病房里,一向健朗的父亲疼得眉头紧皱,苏红从来没有觉得父亲已经这么老了。

她向医生恳求:“用最好的药,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但是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来讲,一切早已回天乏术。

病魔一点点吞噬父亲生的希望,疼痛把他折磨得不成样子,母亲止不住的眼泪,一切的一切都让苏红心碎。

在一家人陷入悲伤时,女婿焦立克跑上跑下的忙活,得知岳父的遗愿是回一趟山东老家。

他劝苏红:“爸爸这一辈子在外拼搏,都到这时候了,就让他回去看一眼吧”。

于是他借来房车,陪着妻子带岳父回来山东老家,完成了父母最后的愿望。

年5月,苏红的父亲走了。

悲伤弥漫了整个家,母亲始终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流干了眼泪,精神状况每况俱下。

察觉到岳母不对劲,焦立克立即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苏红的天塌了。

母亲小脑萎缩严重,患上了老年痴呆,在父亲离开三个月后,也随着他去了。

骤然失去双亲,苏红变得郁郁寡欢,眼见妻子这样焦立克着急得不行。

焦立克的父母看着儿子儿媳也十分心疼,给他出主意:

“让女儿去劝劝苏红吧,一直这样下去可不行”。

女儿一声接一声地喊着“妈妈”,苏红的眼中噙着泪水。

这时焦立克走过来拥住母女二人,轻声安慰:“别怕,还有我呢”

在丈夫和女儿的陪伴下,苏红渐渐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强打着精神的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丈夫依旧会做好饭菜等她回家。

此时的苏红并没有意识到,焦立克微笑着看她吃饭的眼神中满是疲倦。

直到医院,苏红才知道他“不舒服”已经好久了。

医院检查时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苏红不放心,医院看看。

这一查,查出了“癌”。

苏红打去电话和姑姐说了这个消息,姑姐在那边叮嘱

“先不要告诉他!”,苏红点了点头,又想起对方看不到,轻声应了句:“好”。

挂断电话,苏红才发现自己的手都是抖的。

本想瞒着丈夫,但是他的身体早已暴露了一切

看着哭成泪人的父母妻女,焦立克强打起精神安慰他们:“没事,会好的”。

“总会好起来的”这句话成了苏红的信念,她悉心照顾丈夫,亲自下厨给他做好吃的。

焦立克想吃鱼,苏红记得老人说鱼是发物,不许他吃。

医生却说:“想吃点什么就让他吃吧,他的时间不多了”。

苏红眼含热泪给他做了好多好多的,4月份正逢春暖花开时,一家人还去春游。

年5月28日,丈夫走了。

弥留之际他躺在苏红怀里:“我要先走了,如果可以下辈子还想遇见你,爸妈就交给你了”。

焦立克走了,苏红的心也死了,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任凭女儿怎么敲门都不肯出来。

直到公婆来到他的门前,声音哽咽的劝她:“苏红呀,他走了,咱的日子还得过”。

公婆晚年痛失爱子,却忍着悲痛来劝自己,苏红拉开门搂住了公婆放声大哭。

三个伤心欲绝的人报团取暖。

想到丈夫这些年为自己和自己父母所做的,又念起他临终前的托付

苏红决定:“这辈子,公公婆婆就是我爹妈!”

她教育女儿要孝顺爷爷奶奶,学习不忙的时候一定要多去陪陪他们。

后来索性将老两口从老家接到身边照顾,害怕老两口不习惯,一下班苏红就急匆匆赶回家,陪着他们吃饭聊天。

一有时间就带着女儿,陪着公公婆婆去公园散步

一到换季不等他们开口,早早备下新衣服。

因为怕婆婆不好意思开口问自己要钱,苏红将自己的工资卡交给婆婆:

“妈,你要用钱随时取就行”。

老两口被儿媳的孝心感动,抹着眼泪跟街坊邻居夸赞:“我这儿媳妇!是天底下最好的了”

就连姑姐上门探望时都深感自愧不如。

但苏红却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而已!”

如今,苏红更是致力于公益,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家庭

给公婆养老送终的事情被大众知晓时,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

德艺双馨的苏红,才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儿媳,当之无愧的歌唱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ewbuz.com/hyby/1489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