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喉炎 > 喉炎保健 > 科普术中神经功能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

科普术中神经功能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

法国敏白灵 http://m.39.net/pf/a_4330821.html

随着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术中神经功能监护技术逐渐成熟为一门新的学科。十几年来,国外已出版了l0多部专著,有数以万计各类手术进行了术中神经功能监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这门技术日臻完善。并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专业团体和学会从事这项工作,并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委员会,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成功。

1、术中神经功能监护的概念

术中神经功能监护技术是应用术中神经电生理信号变化的因素及变化规律来发现术中神经损伤和分析损伤原因,并采取措施终止损伤和评估预后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是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外科、麻醉科、耳鼻喉科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技术,主要应用诱发电位、肌电图和脑电图等技术,在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喉科等科手术中监护大脑、脊髓、颅神经和脊神经等功能,判断神经和重要功能区的位置,减少手术盲目性,提高手术技巧和精确性,从而避免医源性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2、术中神经功能监护的作用

2·1手术中辩认在位置和结构上都已变异的重要神经结构,尽力避免损伤它,同时又不影响手术效果。如颅神经监护,在神经外科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用诱发面肌肌电图寻找和辩认难以与肿瘤组织区别的面神经,尽最大努力避免损伤它,同时又全切肿瘤,可大大降低面瘫的发生率。

2·2可以迅速确认因过度牵拉重要神经组织结构(如脑、脊髓、颅神经和周围神经等),或手术操作不当,或局部脑组织缺血,或来自骨性结构和血肿的压迫等而引起的神经功能一过性损伤.及时告诉手术医生.并去除之,使临界性损伤逆转,防止医源性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3可以给手术医生提供安全感,减少手术盲目性.提高手术技巧和精确性,使某些高危病人的手术成为可能,并可对病人进行最大限度的外科处理和治疗。

2·4可在术中监测系统功能和麻醉深度,防止低氧血压和低血压等的发生。

2·5直接在神经组织结构上刺激和记录电生理活动,可为神经电生理研究者提供一个独特的研究正常神经组织结构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3、术中神经功能监护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主要应用诱发电位,包括脑干听觉诱发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视觉诱发电位(VEP),以及肌电图(EMG)和脑电图(EEG)等神经电生理技术进行术中神经功能监护。在术中监护时存在一些在门诊检测时没有的特别挑战,主要是手术室中的电磁干扰及麻醉剂可以改变和影响记录。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外已研制出抗干扰能力强的监护仪(如Medtronic术中神经监护系统NIM-ECLIPSE?E4),并已摸索出一些麻醉剂对各种神经电生理记录的影响,因此这项技术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有些甚至已作为常规的方法被应用于手术中,但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才能更有效地、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3·1肌电图(EMG)术中监护

肌电图术中监护是根据以下两个原理进行的,一是肌电图是记录肌肉的电活动,肌电图记录的肌肉电活动的改变间接反映了支配它的神经的功能状态;二是用微量电刺激神经,由插入此神经支配的肌肉电极记录电活动时,说明刺激的是该神经。因此术中利用它来辩认神经和保护神经的完整性。

临床主要应用于:(1)面神经和其它颅神经的监护:神经外科的颅后窝肿瘤(如听神经瘤)和耳鼻喉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凡涉及面神经保留的手术都可进行术中面神经功能监护,可大大降低面瘫的发生率。神经外科凡涉及其它颅神经的保留手术也可进行术中颅神经功能监护,以免损伤颅神经的运动功能,包括动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三叉神经(V)、外展神经(Ⅵ)、舌咽神经(Ⅸ)、副神经(Ⅺ)、舌下神经(Ⅻ)。(2)选择性脊背根切断术、脊髓松解术等都可用肌电图来监护手术视野内的脊神经功能状态,其监护原理与颅神经监护类似,在手术过程中监测诱发肌电活动,如果出现神经牵张放电。则提示相应神经根受到过度的刺激。

3·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术中监护

BAEP可以监护整个听觉通路功能状态,包括听神经、脑干和大脑皮层,是脑干功能障碍的灵敏指标。主要应用于神经外科小脑桥脑角(CPA)手术,如听神经瘤、脑膜瘤和面肌痉挛微血管解压术等,以及脑干手术和昏迷病人的监护。

3·3体感诱发电位(SEP)术中监护

SEP可以监护体感通路上从外周神经、骨髓到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主要应用于骨科的脊柱手术,特别是脊柱侧弯矫正术,其它还有椎间盘松解术、臂丛术、外周神经术、骨盆骨折术等,以及神经外科的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脉瘤术、动静脉畸形术、皮层定位术、丘脑切开术、立体定向手术和介入手术等手术中,它对脑缺血很敏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脊柱侧弯矫正术常规用SEP进行术中监护,因为患者在术前神经系统功能多为正常,任何因手术造成的医源性神经功能障碍都是不允许的。术中监护有两大目的:一是防止手术中损伤神经,二是指导外科医师确定安全校正曲线的限度,预防医源性脊髓损伤,为医生和病人增加一种安全保障。

3·4运动诱发电位(MEP)术中监护

SEP术中监护脊髓运动功能是间接的,有时SEP正常,但却有运动功能障碍,而MEP是直接监护脊髓运动功能,它可以弥补SEP的不足,因此MEP和SEP同时监护可以提高脊髓手术术中脊髓功能监护的作用。MEP的刺激有经颅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两种,因麻醉剂对其影响大,在手术室中记录较困难。

3·5视觉诱发电位(VEP)术中监护

VEP可以监护视觉通路上的神经功能状态,但在患者全麻状态下难以给予视觉刺激,且易受麻醉影响,因此它的术中监护作用较其它诱发电位应用少。现在采用装有发光二极管(FlashingLightemittingDiodes,LED)的特制镜片提供光刺激,使这项技术得以在临床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蝶鞍旁区(Parasellarregion)的手术,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蝶鞍上的脑膜瘤等。

3·6脑电图(EEG)术中监护

EEG是最早应用于手术室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它除了监测麻醉深度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监测麻醉下无意识的病人全脑或局部脑缺血、缺氧的发生,对脑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的脑血管手术、体外循环和控制性降压等手术中。也可应用于神经外科的癫痫手术,目的是找到癫痫源灶的部位,指导医生切除病灶部位以控制癫痫的发作。

4、开展术中神经功能监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内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手术的疗效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医疗纠纷的增多,迫使医生寻找新的方法来防止医源性手术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因此这项新技术逐渐引起国内同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wbuz.com/hybj/975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