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每个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长大,是父母最大的心愿。
01当妈后,我们怂到害怕听到看到所有的不幸。
医院看病,当天上午8:00医院,当时前面已经排号到多号了,许多家长前半夜就已经来排队。
当人们闲谈等待时,一个穿着睡衣拖鞋的女人,抱着孩子哭喊着冲到急诊分诊台,对医生大喊道,“你快看看我家孩子怎么了,怎么叫他也不醒。”
医生扒开人群,只看了一眼孩子,神情就紧张起来,立刻组织急救。妈妈抱着孩子从身边走过,我看了一眼女人怀里的孩子,心里就是一沉。
这是一个不到一周岁的孩子,眼睛紧闭,嘴唇发紫,脸上没有任何的血色,苍白得像一张白纸,孩子的模样让人心疼。周围的家长也纷纷议论,说孩子的病情很重,看样子好像快不行了。
医生和护士紧张的神情,印证了大家的说法。孩子很快被推进急救室,两名男医生推着一台心脏复苏器,飞似地冲了进去,急救室的红灯的立刻亮了起来。
几百人的大厅霎时间静了下来,面对这个突发的场面,在场的大人都为这个孩子担心,周围的气氛变得不安焦躁。好信儿的人不时问护士发生了什么?更多的家长则是,抱紧了怀里的孩子。
半个小时后,急诊室的门终于打开了。大家并没有挤上前,而是满怀期待望向医生身后的病床。床上躺着的宝宝,嘴上挂着呼吸机,小胸脯一起一伏,正大口地吸着气。肉嘟嘟的小嘴巴不时的一撇一撇。
孩子的妈妈,双眼通红,头发凌乱,紧紧抓着病床的边缘。怜爱和悔恨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病床上的孩子。
围观的家长看到孩子脱离危险,也都跟着松了一口气。聊天的过程中,护士告诉我们,孩子得了喉炎,可是医院看。没想到拖越严重,严重到引发了孩子窒息,再晚来10分钟,孩子可能就保不住了。
看着小男孩渐渐红润的小脸儿,妈妈那失而复得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跪到地下给医生护士磕头。孩子死里逃生,生命太脆弱了。
成为母亲以后,心就变得柔软起来。特别害怕听到或看到孩子受到伤害,惧怕不测的事情发生。
当初孩子出生时,父母最大的心愿,不过是“希望孩子健康长大就好!”这个愿望听起来简单,但过程包含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
02生完孩子才知道,妈妈早已变得“贪生怕死”,心甘情愿沦为世界上最怂的人。
有位二胎宝妈留言,她说生完孩子后,她变得格外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因为妈妈的健康,不仅关系到自己,还关系到孩能不能顺利长大。
几年前二胎政策刚放开时,她几乎每星期都会收到婆婆的催生电话。怀孕后,作为35岁的高龄孕妇,孕期的各种不适让她寝食难安,每次眼泪要流下来时,她都尽力忍住,告诉自己不能因为情心情低落,而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二胎出生后,婆婆见她又生了个女孩,还没出月子就借口老家有事离开。老公则每天借口工作,早出晚归,到家也当甩手掌柜。
宝妈只好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小的刚睡着,大的却要妈妈陪着讲故事做游戏,宝妈每天都超负荷运转,身体很快吃不消了。
有一次她正在给二宝换纸尿裤,弯腰的时候突然感觉身后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腰使不上劲,整个身子佝偻着动弹不得。
眼看女儿在床上哭得撕心裂肺,妈妈却无法上前抱起孩子,那一刻她的眼泪就流了出来。缓了好一阵儿,才慢慢直起腰来。医院检查,宝妈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
从那以后,宝妈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状况。她说为了孩子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如果自己垮下来孩子又有谁可以依靠呢?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孩子没有了妈妈,他会不会孤苦无依?只有妈妈才是那个愿意用生命守护孩子的人。
03为了更好地爱孩子,余生,妈妈一定要好好地爱自己。
一个新生命的降生,本身就承载了太多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养育孩子平安长大,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这里面充满了艰辛和苦涩。但是能够见证孩子成长的点滴,这对于妈妈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和幸福呢?
那么此时正在读文章的你,是不是也要感谢一下身边有这么一个孩子,是他给了你“妈妈”这个身份,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并肩作战,经历雨雪风霜,熬过病患疼痛,迎来朝霞曙光。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颗坚强的心,长长久久地陪在孩子身边,快乐健康地生活。也许我们不是完美的妈妈,那就尽最大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最好的妈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