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已进入高发期
??请家长做好防控预防工作!
??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卫生保健
1、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卫生,有利于减少细菌,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
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在8-18℃时,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人体感觉舒适健康。
3、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4、帮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勤洗手,勤晒被褥和换洗衣物。
5、尽量避免带孩子去拥挤的、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6、尽量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奔跑跳跃,既有利于孩子们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心情舒畅。
7、为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为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睡眠充足。
?饮食保健
1、饮食应做到营养均衡,选择多样化的食物,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
2、粗粮杂粮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应适当提高粗粮杂粮在饮食中的比例。
3、刚入秋季,幼儿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而粥正是此时调节脾胃的最好的食物。秋后早晨喝粥,即可祛秋凉又能润秋燥,和中健胃。各种蔬菜汤也是补充水份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4、提醒各位家长,瓜果不能像盛夏一样毫无顾忌地吃了,生冷食物极易引起幼儿肠胃不适,诱发消化道疾病。此外,挑食也是导致很多孩子体质弱的因素之一,挑食偏食会导致孩子营养失衡,使体内某种元素缺失或堆积。
5、督促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油炸食品;减少零食和冷饮的摄入。
6、让孩子多喝白开水。白开水不仅能够补充孩子体内缺少的水分,还能够增强孩子的新陈代谢能力,有利于将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降低生病的概率。
?穿衣保健
1、早上入园时,温度比较低,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为宝贝多加件外套。如果早上骑车送宝贝入园,可以使用挡风被防寒哦!2、中午温度会有所回升,幼儿户外活动时易出汗,建议穿衣时里面一件打底衫,外面穿一件带扣子或者拉链的外套,这样方便幼儿活动也便于老师能根据天气情况和幼儿的体质来及时的为宝贝增减衣服~3、户外活动中为了不汗湿衣服预防着凉感冒,在活动前老师会为孩子垫上汗巾,户外活动结束后会及时抽出来晾晒。?传染病预防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头痛、乏力、
全身酸痛症状明显,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
易感人群:体质薄弱的老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特别是
肺系疾病、免疫力低下者都是易感人群。
3、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4、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传染性很强。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2-10岁的儿童为易感人群。
5、鼻病毒(RhV)系导致人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亦是导致人类普通感冒的最主要病毒。
临床症状:
健康成人感染鼻病毒后主要导致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症状,潜伏期为1~2日,临床症状有流涕,鼻塞,喷嚏,头痛,咽痛及咳嗽等,体温不增高或略有增高,病程1周。
幼儿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鼻病毒后,亦能导致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致儿童喘息、哮喘加重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并发症:
鼻病毒感染可以伴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同时也可能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鼻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飞沫引起传播。
6、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能导致以呕吐、腹泻、恶心和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多数病例病情轻,病程平均为2-3天。
临床症状: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是肠道传染病。诺如病毒感染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诺如病毒传染性很强,很少量的病毒在很短的时间内(通常12-48小时)就能导致感染者发病。
诺如病毒有多种型别,感染过一种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时间不长,还有再次感染发病的可能。所有人都容易感染。
诺如病毒春秋季高发。诺如病毒全年都能感染,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高发,因此又被称为“冬季呕吐病”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
诺如病毒是一种食源性病毒,主要污染贝类、水果、叶类蔬菜和饮用水,食物和水是它主要的传播载体。
传染病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勤洗手,外出佩戴
2,口罩,防止病菌从口鼻进入身体。
3,接种各类传染病疫苗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防范措施。由于病毒变异很快,每年疫苗按期接种才能达到最佳预防的效果哦~
传染病并不可怕
只要幼儿园和家长很好地配合
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让我们共同努力
为宝贝健康的身体筑起
坚固的流行病防御城墙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